习近平: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他指出——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1/04/85cfae73c36b424990d6ce1346901021.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1/04/089f715811da4962a4f0e9c13ab5d0e8.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1/04/569fd13e29bf46f09a496dd793797072.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1/04/2f77f7d9adb34de5a35106dc10d66126.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1/04/c0e961209794431d907bbb9dda8445ef.jpg)
![](http://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2/11/04/e125b85229b8403fab7d311baf96745a.jpg)
专访丨邬贺铨院士谈网络安全新风险应对: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网络攻击重点,勒索病毒上升为主要威胁,数据安全问题频发。面对这些新的安全风险,各方应该如何应对?
7月2日至3日,以“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世界”为主题的2022西湖论剑·网络安全大会在杭州、北京两地同步召开。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在接受光明记者采访时表示,关键基础设施被攻击有各方面原因,比如,一些黑客组织为了经济利益实施勒索,这种状况已经上升为重要安全事件,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邬贺铨建言,应对关键基础设施攻击或勒索病毒状况,一方面要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的制度,如何全面地、认真地执行这些制度要求,是保证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性的一个前提。
“除了技术手段,还要考虑管理手段。一些关键基础设施本来完全是外网隔离,但由于一些人为操作不慎,导致了在外网上的U盘把木马病毒带到了内网,导致关键基础设施受到攻击破坏。”邬贺铨说。
监制:张宁、李政葳
统筹:王一涵
采访、撰稿:姚坤森、孔繁鑫
摄像、后期:曾震宇